【澳門晚報消息】清明將至,預防登革熱工作小組呼籲居民在掃墓時,要採取適當防蚊措施,掃墓後應清走垃圾和積水,保持環境清潔,共同預防登革熱。

居民前往墳場及骨灰安置場所拜祭時,在戶外為免被蚊蟲叮咬,可穿着淺色長袖衫褲,在皮膚外露處或衣服上塗上含避蚊胺成份的驅蚊劑;掃墓完畢後,應自覺清理垃圾及清除積水,不要留下花瓶、飯盒、飲品罐、膠袋及化寶鐵桶等容器,以防積水及避免蚊患孳生。清明節(4月4日)當天,預防登革熱工作小組將派員到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向居民進行宣傳教育。

資料顯示,2023年本澳共錄得7例登革熱輸入個案,2024年首兩個月則有1例輸入個案。登革熱在多個旅遊熱門的東南亞國家屬風土病,2023年越南累計172,000例,菲律賓195,603例,馬來西亞120,418例,柬埔寨35,390例,新加坡9,938例。至於內地及香港,在2023年分別錄得19,627例和62例。

現時,訪澳旅客及外遊居民數量均有增長趨勢,登革熱跨境傳播風險將逐漸增加,外地輸入病例而引起本地傳播登革熱的機會甚高,就此,預防登革熱工作小組已加強巡查孳生源及滅蚊等一系列工作,並積極向公眾作出宣傳,期望得到居民配合,做好個人及家居的防蚊措施。

同時,工作小組將密切留意澳門鄰近地區的登革熱流行情況,以作充分應對準備。基於今年登革熱傳播風險較高,工作小組呼籲居民切勿掉以輕心,注意清除家居和工作地點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外遊期間應做足防蚊措施,回澳後倘出現發熱、皮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快求醫。此外,醫護人員應留意疑似登革熱求診者,並及時作出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