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晚報消息】本澳失業率下降,惟企業招聘過程方面仍存在尚需完善的地方,包括廉政公署最近再度揭發本澳某綜合旅遊休閒企業有員工以違法索賄的方式,協助多名內地居民入職,以及有居民反映有企業不斷在求職者進入試用期一段時間後終止僱用,質疑企業為達到招聘數據而頻繁如此操作。
立法會議員施家倫促請當局督促大型休閒企業對各招聘環節的優化,避免再次出現亂招聘、假招聘的情況,以及除了在就業配對會掌握情況成功配對職位環境,進一步擴展求職者的就業調查情況,以深入了解求職者在進入試用期一段時間後終止僱用的情況,更好地分析原因及制定支援措施,保障本地居民就業。
施家倫引述數據指出,本澳今年第一季度失業率下降至2.1%,但就業不足人數為5,600人,按季增加400人,未回復至疫情前2019年0.5%,相關情況值得關注。為進一步解決失業居民就業問題,當局先後透過行業專場配對會一戶通的“本地職位空缺”窗口,與休閒企業合作推出的“就業+培訓”專項計劃,以及不斷投入資源,舉辦各類職業講座、就業博覽會和青年見習/實習計劃等,讓不同年齡層人士裝備自我儘快重新投入職場。然而,在企業招聘過程方面仍存在尚需完善的地方,包括過去廉政公署受理了多宗通過行賄、受賄,爭取聘用、要求續約或職務晉升的私營領域案件,主要發生在博企、保安公司和建築等私企部門,而最近又再度揭發本澳某綜合旅遊休閒企業有員工以違法索賄的方式,協助多名內地居民入職,支付“介紹費”的內地求職者不用參加面試即獲聘,有人甚至不符合最低學歷要求及不識字而成功入職;亦有向多名下屬每月索取“抽水費用”,作為介紹員工入職和獲得續任的回報,事件揭示了招聘機制的潛在隱憂和漏洞,讓員工有機可乘藉此謀取私利,也變相剝奪本地居民就業機會,都需要當局深入瞭解是否存在“潛規則”、“暗箱操作”等違規行為,以及需要深入探究企業內部管理機制是否存在監督機制缺失等情況。
此外,雖然當局持續透過多渠道舉辦就業配對會,例如今年截至5月,雙方同意面見的約16,000人次,最終有約5,600人成功達成聘用,然而未有就招聘後的後續情況,包括試用期員工的適應狀況與留存率、配對合適程度及就業穩定性等。對此亦有居民反映有企業不斷在求職者進入試用期一段時間後終止僱用,質疑企業為達到招聘數據而頻繁如此操作,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求職者的合法權益,也破壞了就業市場的公平與穩定,期望當局能進行全面而深入的追蹤與評估,以切實保障求職者的利益,維護就業市場的良好秩序。